“其次,王爷离都,岂不正中刘丰下怀?他若起事,无人拦着,便简单许多。”
放下茶盏,萧万平深吸一口气。
“我赴兴阳,就是为了给刘丰起事的机会。”
杨牧卿何其聪明,一点即透。
听到这番话,他恍然大悟。
“妙,妙哉!”
他抚掌大笑。
过得片刻,笑容收敛。
“可是王爷,第一个问题呢?”
他指的是赴兴阳有危险这件事。
萧万平自然不会告诉他真正原因。
他把早已备好的理由说出。
“现下卫国无故屯兵北昌城,我分析,炎国极有可能再次将镇北军,调到紫阳城,两国会兵,欲合力攻击我大梁。”
闻言,杨牧卿双眼大张。
“竟有此等事?”
他在西境,防备的都是燕云一带,离紫阳城几乎是两倍远,并未注意到镇北军动向。
“极有可能。”
萧万平随即将朝堂上糊弄梁帝以及百官的那番话,再次说给杨牧卿。(详见827章)
听完,杨牧卿脱口而出。
“既如此,咱们何不趁此之机,再次去攻取燕云?”
燕云之地,仿佛成了他的心魔一般。
杨牧卿始终念念不忘。
“不行!”
萧万平立即否定。
“王爷,为何?”
“西境出兵,南境就遭殃,南境出兵,西境也就顾不上,我大梁就算国力再强,也顶不住两国合击。”
寻思片刻,杨牧卿很快就反应过来其中利弊。
“唉!”
他长叹一口气。
“王爷是对的!”
他摇了摇头。
“所以本王此次出使兴阳,还背负着一个重大使命。”
“什么?”
“试图在朝贺时,用尽一切手段,分化炎卫两国,让我大梁转危为安。”
听到这话,杨牧卿点点头:“原来如此,王爷大义,我辈楷模。”
在北梁朝野所有人看来,萧万平此举,是将家国利益,凌驾于个人安危之上。
杨牧卿自然也不例外,想通这点,他心中对刘苏,更加刮目相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