耗子小说网

耗子小说网>从盛夏到深秋 > 数据与心绪间(第1页)

数据与心绪间(第1页)

午后的光阴仿佛被拉长,缓慢而黏稠地流淌在云栖客栈的临时会议室里。铅灰色的云层低垂,将天光压得晦暗不明,透过老旧的雕花木窗棂,在室内投下朦胧而柔和的光影。

远处山峦隐在薄雾之后,只余一片模糊的苍黛轮廓,空气里弥漫着山雨欲来的湿润气息,混合着庭院中草木的清苦味道,无声地渗入堂屋的每一个角落。

这间临时充作会议室的宽敞堂屋,还残留着往日作为餐厅的烟火气。

旧木长桌表面带着经年使用的温润光泽和细微划痕,空气中浮动着旧木头、陈旧纸张、以及午饭后未曾完全散尽的淡淡油腥味道,与窗外愈发沉闷的天色交织成一种凝重而专注的氛围。

长桌旁,陈工、沈知时、林叙、沈佳宜、唐小棠以及几位核心队员围坐。每个人的面前都摊开着图纸、笔记本或平板电脑,如同临战前的参谋部,空气里绷着一根无形的弦。

林叙刻意选择了长桌一侧,一个离沈知时最远的位置。他面前摊开着上午完成的草图副本,苍白修长的手指间夹着一支黑色的绘图笔,无意识地在指尖转动,显露出主人内心的并不平静。

他已经换下了那件沾染了泥土与记忆的羊绒衫,穿着一件熨帖的深灰色衬衫,领口扣得一丝不苟,严丝合缝,仿佛试图借此重建起那层被意外打破的、冰冷的专业壁垒,将自己重新包裹进一个安全且熟悉的壳里。

然而,明亮的灯光无情地照亮了一切试图隐藏的痕迹。他过于苍白的脸色和眼下那浓重得化不开的青黑,如同精心描绘的冰冷面具上无法弥补的裂痕,无声地诉说着透支的精力与难以安放的纷乱心绪。

他微垂着眼,目光牢牢锁在图纸复杂的线条与标注上,刻意避免与任何人有长时间的眼神接触,尤其是斜对面那个——只是安静存在,就足以扰乱他呼吸节奏的人。

沈知时坐在他对面,显得沉稳如山。

他面前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,显示着上午无人机拍摄的高清影像和经过初步处理的数据图谱,蓝幽幽的光映在他冷静的眼底。

他身上那件深蓝色的冲锋衣还沾着些许新鲜的尘土,袖口甚至还有一小块不甚明显却刺目的干涸泥点——那是方才为林叙取回那个彩色风车时,留下的无声却滚烫的印记。

而他身上那股清冽干净的茶叶气息,在此刻略显浑浊窒闷的会议室空气里,如同一缕清澈的山泉,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。对林叙而言,这气息却矛盾至极:它既是奇异的、能稍稍安抚他紧绷神经的良药,又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那些混乱画面与莫名情绪的催化剂。

“好,人到齐了。时间紧,我们直接开始吧。”陈工清了清嗓子,指关节敲了敲桌面,发出沉闷的声响,打破了室内的寂静,“林博士,你先说说基于草图和初步实地勘测的结构分析和初步加固设想?”

瞬间,所有目光如同聚光灯般聚焦到林叙身上。

他能感觉到那些视线里的期待、探究,或许还有一丝对他状态的疑虑。林叙的脊背下意识挺得更加笔直,像一张绷紧到极致的弓,每一寸肌肉都透着不易察觉的僵硬。他拿起那支绘图笔,冰凉的笔杆触及指尖,带来一丝短暂的清明。笔尖精准地点在图纸西北角那个用红笔重重圈出、标注了复杂裂缝网络的位置。

开口时,他的声音依旧是惯常的平稳冷静,甚至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,刻意滤掉了所有可能泄露虚弱的情绪:

“A7区顶部,K3-5裂缝交汇处,是目前确认的最大风险点。裂缝宽度平均超十五厘米,边缘可见新鲜剥落迹,结合沈工无人机热成像显示的明显温差断层,初步判断为深层应力集中导致的持续性剪切位移,已造成内部结构实质性分离。”

他的笔尖沿着图纸上几条关键的受力线缓缓划过,动作稳定得不带一丝颤抖,“下方基座不均匀沉降是主要诱因,但目前顶部结构已形成独立薄弱体,极不稳定。初步加固方案:优先在交汇点下方打入高强度碳纤维锚杆,深度必须穿透不稳定岩层,建立有效临时支撑体系;同时,对K7区这条疑似贯穿裂缝进行低压慢速注浆,填充内部空隙,阻绝雨水下渗路径,防止险情进一步加剧……”

他的分析逻辑严密,条理清晰,专业术语精准无误,展现出一个结构工程师应有的素养。然而,若是细听,便能察觉那比平日快了几分的语速,以及话语深处一种不易察觉的、急于将全部信息倾倒完毕然后逃离的紧绷感。整个汇报过程,他的目光如同被钉死在那张图纸上,仿佛那是汪洋中唯一的浮木,是他此刻全部心神的锚点。

“沈工,”陈工听完,转向沈知时,眉头因担忧而紧锁,“无人机这边还有什么补充?特别是对林博士提到的这几个风险点和拟定的加固位置,你们的影像数据有没有更精细的发现?”

沈知时微微颔首,神情专注。他的手指在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上流畅滑动,将一张经过放大处理的、清晰显示裂缝内部复杂结构的无人机热成像叠加图,投影到临时悬挂在墙面上的白色幕布。

“林博士的判断我完全赞同。”沈知时的声音不高,却低沉清晰,能稳稳地传入每个人耳中,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信服力,“基于影像数据,我做几点补充:第一,K3-5交汇点内部,热成像显示此处——”他修长的手指指向屏幕上一个呈现深蓝色的异常区域,“——温度显著低于周边健康结构,温差超过四度。结合可见光影像在此处捕捉到的异常阴影深度,基本可判断存在较大空腔。因此,原定的锚杆入岩深度,建议至少额外增加一点五米以上,才能确保有效锚固在下方稳定岩层上。”

“第二,关于K7裂缝,”他的手指移向裂缝延伸的末端一个细微的点,“热成像显示此处有极其微弱但持续的热源信号渗出,与环境背景温度存在约零点三度的差异,疑似有极小规模的渗水流活动。这表明已有雨水沿微裂隙渗入内部。建议注浆施工前,必须先在该点位附近开设细导流孔,进行暂时性引流处理,否则注浆材料可能被渗水稀释冲走,影响加固效果……”

当沈知时开始发言,林叙握着绘图笔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骤然收紧,冰凉的笔杆硌着指节,微微泛出白色。

他依旧强迫自己低垂着眼帘,死死盯着面前图纸上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线条和数据,但呼吸却在沈知时开口的瞬间几近屏住。

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温和却极具穿透力的目光,似乎在不经意间扫过自己低垂的头顶,也能无比清晰地闻到,随着沈知时手臂动作而弥散开来的、更浓郁几分的茶叶清香。

这气息,在此刻门窗微闭、空气滞涩的会议室里,对他而言如同一种温柔而漫长的酷刑。它奇异地抚慰着他因疲惫和紧张而高度紧绷的神经,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尖锐地提醒着他——窗台上那个无声旋转的彩色风车,对方袖口那点刺目的泥渍,以及那份他不知该如何应对的、沉默却厚重的关照。

就在沈知时的手指指向幕布上那个标示着渗水风险的细微点时,林叙的目光,如同被火燎到般,极其快速、如同受惊飞鸟般掠过沈知时放在触摸板上的那只手——修长的手指,骨节分明,指腹和虎口处却沾染着几道没能彻底洗净的深色墨迹,袖口边缘那点顽固的、已经干涸的泥渍,在此刻明亮的光线下,更是无比刺眼地提醒着不久之前发生的一切。

心脏像是被那只沾着墨迹与泥土的手猛地攥了一下,骤然缩紧,带来一阵尖锐而陌生的酸胀感。

林叙几乎是触电般立刻强迫自己收回视线,重新将全部注意力聚焦在图纸上某个无关紧要的角落,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了一下,才勉强维持住脸上冰封般的平静。仿佛刚才那瞬间的失态从未发生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